1月18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长尹弘作《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报告全文中,“生态”一词被提及51次,“黄河”一词被提及33次。报告指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格局,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民生时报网国家战略。在今年的河南两会上,这一话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目前省政协收到的一千多份提案中,近70份都和“黄河”相关。
先有草木,方成新“篇”。河南的根脉在黄河,安危在黄河,高质量发展潜力也民生时报在湘潭在黄河。民生时报在湘潭在“中国民生网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南如何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新篇章?古老又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哪些活力与生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们。
吉利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系 洛阳日报 鲁博摄
怎么管好黄河?河南省政协常委寇怀忠:让母亲河装上“智慧大脑”
万里黄河,民生时报在湘潭险在河南。河道宽、悬差大,水患频繁,河南段的黄河承受中国民生时报社了历史上三分之二的决口。 自19民生时报网湖南频道72年至1997年间,黄河下游共有20年出现断流。河南省政协常委、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副主任寇怀忠回忆,最严重的是1997年,黄河严重断流226天,一直断到柳园口。
黄河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但其径流量在全国河川径流量中只占2%。民生时报网湖南频道目前,黄河中国国际记者联合会水资中国国际记者联合会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的生态警戒线,水资源仍然是最大民生时报的刚性约束。在水资源民生时报网湖南频道“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黄河每年还要向外流域大量调水,缓解京津冀地区的民生生产、生态用水压中国民生时报社力。
“大保护、大治理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河流本身的治理上,更应该关民生时报注沿黄地区的中国民生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变化与黄河的良性互动关系。”寇怀忠介绍,国家已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智慧黄河”,给黄河装上“智慧大脑”。现在利民生时报在湘潭用已经建成的防洪减灾指挥系统、水资源调度系统等,打开电脑和手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黄河的水情水资源情况。
寇怀忠说,“按照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利用5g、物联网、卫星遥感、云计算、大数据中国民生网、人工智能等技民生时报网湖南频道术,大力推进智慧黄河建设,将流域水情、工程运行状态、农业民生时报在湘潭节水情况、水资源严格管理三条民生红线指标等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数据进行透民生时报在湘潭彻感知采集、汇集起来,实现数据与信息全面互联共享,构建智能化相协同的业务运行和综合决策服务系统,推动黄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和谐高质量发展,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保驾护航。”
郑州黄河湿地 王恒瑞 摄
沿黄地区该咋发展?河南省中国民生时报社人民生时报网湖南频道大代表耿明斋:经济、文化两头抓
作为研究区域经济中国国际记者联合会的专家,河南省人大代表耿明斋认为,母亲河与沿黄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何从源头上改善黄河流域生态?沿黄地区的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是耿明斋今年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能将郑州、洛阳、西安三大都市圈联动起来,依靠黄河流域打造中国北方都市连绵带和经济隆起带中国民生时报社,未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一定潜力无穷。”耿明斋还建议,将郑州都市圈与沿黄绿色长廊相结合,在郑焦新汴四市辖区黄河的沿线规划建设若干大型黄河湿地公园,形成郑州都市圈最大的生态绿心,并使之成为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绿化带。
经济高质量民生时报网湖南频道发展,离不开文化繁荣的民生时报“同频共振”。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不论在是中华文明形成时期,还是夏商周以来中华文明丰富民生时报网湖南频道发展时期,沿黄的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及三门峡汇聚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商文化等众多历史遗存。
保护好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遗产民生,才能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久前发布的河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同时,还要打造郑州、开封、洛阳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耿明斋认为,五区联动建设大遗址公园走廊,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大遗址公园走民生廊建设对老百姓而言,不仅仅是多了几处旅游休闲的景点,更能享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政民生策红利。中国民生网“更重要的中国民生时报社是有机会集中享用丰盛的中华文化大餐,在休闲观光的同时,可以感民生时报网受到中华文明历史的熏陶,增长知识,增强自豪感,这也是一部增强文化自信的好教材。”(融观两会报道小组记者 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