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隋代涉县佛教刻经、摩崖刻石书法艺术综述 ——牛永芳 – 民生时报网-pg电子试玩免费

河北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载,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境内旧石器、新石器、商周、战国以及汉魏至清朝时期文化遗址达30多处,…

北齐、隋代涉县佛教刻经、摩崖刻石书法艺术综述 ——牛永芳

北齐、隋代涉县佛教刻经、摩崖刻石书法艺术综述 ——牛永芳

河北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载,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境内旧石器、新石器、商周、战国以及汉魏至清朝时期文化遗址达30多处,石窟、摩崖、刻碑数不胜数。石刻文化集中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探寻发现涉县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符号。

 

中皇山摩崖刻经群

中皇山摩崖刻经,位于山腰的两座石窟和四处岩壁上,镌刻于北齐年间,经主为高洋。刻经总面积约165平方米,共刻佛经6部、134700余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六部经文《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戒经》(简称《佛说教戒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华经》自南(梳妆楼背后岩壁)向北依次刊刻。

(一) 刻经的书法艺术

经文楷书独具风貌,虽为经派楷书,却饶有隶意,笔势雄强洞达,结体宽博多变;既有北魏刻碑书体的刚健气势,又融合了南朝帖学的散逸之风,并散发着佛家思想的清净之气,真正体现了北齐经派楷书和经派隶书之艺术特征和书体过渡演变的特质,开创了这一时代的刻经书风,体现了一个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

(二)刻经书体
中皇山摩崖刻经的书体主要是楷书,小部分为隶书或楷势隶意书体,其楷书代表了北齐时期刻经楷书的书法水平,隶书字体则属北魏末期的书风遗韵。如第一号摩崖刻经总共348行,前120行,15800余字为隶书,杂有楷势,略显楷意。

(三)刻经书体的“楷书化”倾向
1.“楷书化”倾向,与当时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2.“楷书化”倾向与刻石难易及刻经规模密切相关。

北齐、隋代涉县佛教刻经、摩崖刻石书法艺术综述 ——牛永芳

北齐、隋代涉县佛教刻经、摩崖刻石书法艺术综述 ——牛永芳

北齐、隋代涉县佛教刻经、摩崖刻石书法艺术综述 ——牛永芳

中皇山摩崖刻经拓片(局部)

 

《七级石浮图观音经碑》《石垂教经之碑》

《七级石浮图观音经碑》与《石垂教经之碑》刻石时间仅相差二年,均立于木井宝云寺。因寺年久失修,房屋坍塌,遂于1979年9月将两通刻碑移置娲皇宫,现藏于娲皇宫北齐石刻陈列馆,是研究北齐佛教和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七级石浮图观音经碑》,碑阳、碑阴及左侧面、碑阴首行至第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句是经文内容,为一种书写风格,总体为隶楷书法风格,字径较后文字体略小,字体笔画较细,以楷法写隶,用笔方圆兼顾,无较大起伏,收敛趋方,主横画仍保留了捺波,但有些横画收笔向右下顿笔,出现竖钩和竖弯向左上方钩的笔法;捺画笔势稳健少开张。

《石垂教经之碑》四面全文照录《佛垂教经》,文字大小一致,书写于3cm×3cm正方形格内。然其横向拓展,纵向上下留空,总体横画起笔顿切,中间微瘦,捺画上挑,张力明显。碑刻中出现书体杂糅现象。其中有些字体使用篆法结构,如“五”“自”“活”“从”等字;有些字楷意明显,横画顿收,出现竖钩笔画,如“制”“将”“得”“事”等字;有些字杂用行草笔法,如“使”“当”“衣”等字。以隶书为主,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容,杂而不乱,同中有异,为北齐碑刻书风的典型特征。

 

林旺石窟摩崖

林旺响堂石窟,位于涉县林旺村与匡门口村之间、清漳河北岸梁岭山脚的岩壁上。梁岭山巍峨挺拔,壁立千仞,石窟犹如镶嵌在崖壁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石窟始建于北齐末年(570—577),续刻于隋开皇七年(587年)。

北齐、隋代涉县佛教刻经、摩崖刻石书法艺术综述 ——牛永芳

林旺石窟摩崖(局部)

《隋开皇七年摩崖题记》,位于林旺石窟洞门右侧,碑高280cm、宽119cm,碑首为四龙盘衔,碑座残,碑额中间雕有一株菩提树,碑文阴刻,右起竖写,共23行,每行32字不等,计730多字,字径约3.5cm,文后有落款。该碑记的书法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彰显了隋代书法承上启下的特点
涉县林旺响堂石窟《隋开皇七年摩崖碑记》,其书法在承袭南北朝隶法风格的基础之上又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装饰性和显著的楷化特征。书体多在隶楷之间,仅在掠笔和横画的波挑上尽力表现,笔势舒展纵逸,结体和点画使用了楷法。“斜画紧结”“平画宽结”的楷书特征明显。但在整篇书写上存在隶楷篆笔法混用现象,结字方正,显得比较整齐端庄。隶书楷意或隶书篆意于一字之中,成了非隶非楷非篆的书体。

(二)承袭了前代的书体杂糅现象
林旺石窟的摩崖记事题刻的杂糅现象,主要是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体杂糅现象的延续。其书法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书体杂糅。通篇文字以隶书体为主,以篆体和楷体为辅,隶、篆、楷杂糅。在760多字当中,有纯篆体字13个,如“之”“齐”“铭”“松”字等;有纯楷体字若干个,如“利”“影”“刊”等字。其余多为隶书楷意或隶书篆意的字体。
2.笔法杂糅。在一个字的结构中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笔法(主要是隶、篆和楷书笔法),成为两种或多种书体的“化合体”字。这样的字多达上百个,如“律”“恐”“净”“为”等。
3.隶书楷意或隶书篆意现象明显。有些字横画或捺画波折异常明显,但字的结构、点画和使转上又多用楷法,如“前”“放”“道”字等。有些字字头为篆书笔法,下部为隶书笔法;有些字左偏旁为隶书笔法,右偏旁为篆书笔法,或者相反,如“河”“致”“如”“爰”字等。
4.亦见复古趋势。文中多用异体古字,且具篆、隶笔法,别有逸趣,如“异(異)”“于(於)”“游(遊)”字等。
5.偶有以不同书体书写同一个字,并且是异体字的现象。如文中“救群生而做主”“类孔融而不群”中的“群”字为隶书,而“一乘来救羣迷”中的“羣”字则为篆书。(详见《书法报》49期22-23版)

 

牛永芳,男,1957年出生于河北涉县。曾任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清漳书画院院长,邯郸市书协理事,(邯郸)赵都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企业界书协会员,中国和合画院太行山创作基地(涉县)主任。 作品先后入选《中国涉县弘扬女娲文化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作品集》、《首届中国女娲文化节书画作品集》、《百花回报沃土书法作品集》。现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会员,河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生时报河北联络处涉县办公室顾问。本文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入选《书法报》2023年49期22-23版。(王剑 刘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pg电子试玩免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东安街道红咏社区 | 中秋佳节“红”福至,文明风尚“咏”流传—中秋爱家文化活动

中秋佳节的脚步悄然临近,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2024年9月10日上午9:30,由东安街道红...

说不出再见 作者:克难

说不出再见 作者:克难 抚琴弦旧梦如烟 欲问情直教沦陷 曾流年情随梦远 满腹相思尽无言   犹忆初见还腼腆 月...

民生银行衡阳分行营业部积极开展外汇进企 宣传活动

为加强外汇业务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对外汇业务的认知度,近日,民生银行衡阳分行营业部积极走访企业开展外汇政策宣传。 此次活动...

磁县:闫欣欣主持召开党政碰头会议

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推动磁县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中国民生时报河北讯 苗发强】9月8日,磁县县委副书...

磁县:闫欣欣主持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座谈会并看望慰问一线教师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县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民生时报河北讯 苗发强】在第40...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