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
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发生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之外,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ckd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
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若不及时干预,肾病可能进展至肾衰竭,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预计到2040年,ckd将成为全球导致预期寿命缩短的第五大病因。
因此,早检查、早干预是保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您是高危人群吗?
主要风险因素:
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
高尿酸血症、高龄、肥胖
有肾脏病家族史
次要风险因素:
曾患急性肾损伤、妊娠相关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低出生体重或早产、尿路梗阻、反复肾结石
长期接触有毒药物、环境毒物,或经历中暑、蛇咬伤等
以上高危人群,要积极了解肾病防治知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清肌酐的检测。
异常表现,需要提高警惕
浮肿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尿液异常:血尿、“泡沫尿”
难以控制高血压
皮肤干痒
呼吸短促
腰痛
以上症状可能是“肾不好”的信号之一,应重视早期就诊。
早期筛查,早期发现!
通过以下无创、便捷的检查,即可评估肾脏健康:
1.血压监测:控制高血压,减轻肾脏负担。
2.体重指数(bmi):超重和肥胖是肾脏的“隐形杀手”。
3.尿液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检测,评估肾脏损伤程度。
4.血液筛查
血糖筛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随机血糖)—-预防糖尿病肾病。
血肌酐、胱抑素c—-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能。
血脂异常是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尿酸,高尿酸血症和肾功能损害两者相互促进,加速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1. 控制基础疾病:严格管理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遵医嘱用药。
2.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3.避免肾毒性药物:非必要,勿长期使用止痛药、偏方或不明成分中药。
4.定期体检:高风险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脏专项检查。
5.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充足饮水。